不锈钢板喷漆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基础处理,要想未来漆膜牢固不掉,一道工序就是先把不锈钢表面处理干净。处理的方法可以使用刀具铲除原来的残漆,也可以用砂纸打磨表面,好用喷砂,使表面清洁后还要粗化处理,加大底漆的附着面积。 2、喷(刷)底漆,底漆的作用一是防止金属表面氧化,二是把面漆和金属牢牢的连接在一起。底漆有好几种。 3、面漆。因为是在露天,一方面要求漆膜耐气候性好,另一方面又极难采用漆膜牢的烤漆,因此,建议用聚氨酯漆,是一种有固化剂的双组份油漆,不用烘烤,常温下以其固化剂就可固化得很彻底。如古象牌就很好。 4、不管是喷涂还是刷涂任何一种油漆,要分3-5次施工,一次不能涂得太厚,前次干燥后再涂下一次。新手易犯的毛病就是一次涂得太多,造成“流挂”瑕疵,既不美观也不牢固。

我国不锈钢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用电弧炉大量生产不锈钢系在1949年以后,早期先生产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掌握生产技术后,大量生产18-8型Cr-Ni奥氏体钢,例如1Cr18Ni9Ti,则始于1952年。随后,为适应国内化学工业发展的需要,又开始生产含Mo2%-3%的1Cr18Ni12Mo2Ti和1Cr18Ni12Mo3Ti等。为了节约贵重元素镍,自1959年起开始仿制以MnN代Ni的1Cr17Mn6Ni5N和1Cr18Mn8Ni5N1958年向AISI 204钢中加入Mo2%-3%,研制了1Cr18Mn10Ni5Mo3N(204+Mo)用于全循环法尿素生产装置以代替1Cr18Ni12Mo2Ti。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开始工业试制1Cr17Ti,1Cr17Mo2Ti和1Cr25Mo3Ti等无镍铁素体不锈钢,并开始研究耐发烟硝酸腐蚀的高硅不锈钢1Cr17Ni14Si4ALTi(相当于苏联牌号ЭИ654),此钢种实际上是一种α+γ双相不锈钢。60年代开始,由于国内化工、航天、航空、原子能等工业发展的需要以及采用电炉氧气炼钢技术,一大批新钢种,如17-4PH,17-7PH,PH15-7Mo等沉淀硬化不锈钢,含C≤0.03%的超低碳不锈钢00Cr18Ni10、00Cr18Ni14Mo2、00Cr18Ni14Mo3以及无Ni的Cr-Mn-N不锈钢1Cr18Mn14Mo2N(A4)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了生产。70年代起,为解决化工、原子能工业中所出现的18-8型Cr-Ni钢的氯化物应力腐蚀问题,一些α+γCr-Ni双相不锈钢相继研制完成并正式生产和应用,主要钢号有1Cr21Ni5Ti,00Cr26Ni6Ti,00Cr26Ni7Mo2Ti,00Cr18Ni5Mo3Si2(3RE60)和00Cr18Ni6Mo3Si2Nb等。00Cr18Ni6Mo3Si2Nb是为了解决瑞典牌号3RE60焊后易出现单相铁素体组织,导致耐蚀性和韧性下降而发展的含N、Nb的α+γ双相不锈钢。到80年代,为解决氯化物的点蚀、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破坏又研制和仿制了含N的第二代α+γ双相不锈钢,如00Cr22Ni5Mo2N00Cr25Ni6Mo3N和00Cr25Ni7Mo3WCuN等,不仅使我国的双相不锈钢形成了系列,而且还深入研究了它们的组织和性能以及N在双相不锈钢中的作用机制。

不锈钢板在碱溶液中应用有怎样的表现? 不锈钢板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用途也是相当广泛。 不锈钢板对弱碱,如氢氧化氨和有机化合物如苯胺、毗啶和脂族胺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 不锈钢板可用于氨蒸馏器及某些类型的胺化反应中。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腐蚀试验,不锈钢在强碱溶液中的性能中, 不锈钢板在浓度50%以下的NaOH溶液中,在104℃温度下,一般只发生轻度腐蚀。在更高的温度和浓度下,则腐蚀趋向严重。 在各种应力作用下, 不锈钢板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氮氧化钾溶液中可能发生应力腐蚀裂纹。热的金属表面受稀溶液侵蚀时,由于氢氧化物的蒸发浓编金属也可能受到腐蚀。 所以,面对碱溶液这种会破坏钢材的介质,不锈钢板也会容易出现锈蚀的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对 不锈钢板进行存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不锈钢板的存放环境。

χ相和Laves相 χ相主要出现在含钼的不锈钢中,是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每个晶胞内含有58个原子,代表的化学成分是Fe36Cr12Mo10。但是由于金属原子的相互置换,其化学组成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在奥氏体不锈钢中,该相的实际成分多为(FeNi)36Cr18Mo4。χ相主要在晶界,非共格孪晶界和晶内的位错处开始生成。晶内生成的χ相与奥氏体基体保持一定的位向关系。 Laves相(η相)是B2A型固定原子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在含钼或铌的奥氏体不锈钢中形成的Laves相成分分别为Fe2Mo和Fe2Nb。该相具有六方结构,每个晶胞中含有12个原子。与碳化物,б相和χ相等相比,Laves相在钢中生成较慢,生成量也较少,且主要是晶内沉淀,与奥氏体基体也保持一定的位向关系。为形成该相,对B,A原子的相对大小有严格的要求:两者原子半径的比值不得大于1.225。 影响χ相和Laves相沉淀的因素是相似的。钢中合金元素有重要影响。钼、硅和钛会加速χ相和Laves相的形成,特别是钼的作用更为明显;镍、碳和氮含量的提高对这两种相的沉淀均有抑制作用。冷加工对这两种中间相的沉淀速度和沉淀量有不太强的促进效果。 奥氏体不锈钢中χ相和Laves相的沉淀,也像б相一样,导致耐蚀性下降及塑性、韧性的降低。但是由于这些相的沉淀温度与碳化物及б相的沉淀温度大体上相重合,因而在实际时效过程中,单独出现χ相或Laves相的情况是极少见的,这些相总是与碳化物、б相等相伴随而出现,且往往是次要相和后生相。所以,这些相的形成对不锈钢耐蚀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常常被作为主要相的碳化物或б相的作用所掩盖。

点击查看昌盛源金属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